8 月 8 日晚,澄海区隆都镇后溪村金氏大宗祠前的篮球场灯火通明,2025 年 “圳兴杯” 篮球邀请赛在这里激情开赛。这场由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汕头驻隆都镇工作队与后溪村委联合主办的乡土 “村 BA”,吸引了来自澄海及潮州等地的 10 支乡村篮球队同场竞技,以 “体育 + 文明集市” 的创新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
开幕式上,隆安英歌舞队率先登场,舞者们手持双槌,踏着铿锵鼓点,将潮汕非遗的刚劲豪迈展现得淋漓尽致。随后,伊艺舞蹈艺术中心的孩子们带来《勇气大爆发》《最亮的星星》等歌舞表演,稚嫩的童声与活力四射的街舞交织,传统与现代在球场上空碰撞出耀眼火花。当 10 支参赛队伍举牌列队入场时,现场数千名村民齐声欢呼,折叠椅上、围墙上、屋顶边,处处挤满了翘首以盼的观众。
首场对决在后溪红队与前沟队之间展开。后溪红队凭借严密的联防和默契的快攻,在上半场便建立起两位数优势。前沟队则依靠外线三分紧追不舍,双方比分交替上升。场边解说员在普通话与潮汕话间自如切换,语速之快让字幕组应接不暇;观众自发组成的 “啦啦队” 喊着自编口号,掌声、哨声、喝彩声此起彼伏,将夏夜的燥热彻底点燃。最终后溪红队以 81:59 获胜,但正如队员们所言:“输赢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乡亲们看到咱村的精气神!”
与篮球赛同步启幕的 “夏日集市” 同样热闹非凡。隆都镇特色农产品展区内,澄海狮头鹅、隆都米饺、后溪手工面线等乡土美食琳琅满目,不少摊位前都排起了长队。村民陈婶的豆干摊前,热油翻滚间豆香四溢,“平时只能在村里卖,今天借着球赛的人气,一下子卖出了三筐!” 她笑得合不拢嘴。
集市另一侧,隆都镇妇联联合医疗机构设立的 “两癌” 筛查咨询台前围满了妇女群众。工作人员一边发放宣乐鱼体育传册,一边耐心讲解:“35 到 64 周岁的女性都能免费筛查,早发现早治疗!” 政策宣传区则摆放着乡村振兴、反诈防骗等展板,志愿者们用潮汕方言为老人解读最新惠民政策。
值得一提的是,集市上还设置了 “非遗体验角”。潮汕手钩花传承人朱老师现场展示钩织技艺,一朵朵立体莲花在她指间绽放;盛洲村村民李盛忠制作的 “豆方塔” 吸引众人驻足,这座用潮汕小吃豆方堆叠而成的艺术品,既承载着舌尖记忆,更寓意着 “勇往直上” 的乡村奋进精神。
这场持续 12 天的篮球盛宴,不仅是一场体育竞技,更是乡村文化生态重塑的生动实践。在莲上镇,首届 “村 BA” 曾吸引全镇目光,竹林队与永新队的总决赛现场,村民们自带折叠椅提前 3 小时占位,连登高望远的屋顶都成了 “VIP 看台”。赛事间隙,省级非遗鳌鱼舞、网红 “如姨” 的英文歌《Sweet But Psycho》等特色表演轮番上阵,让观众在呐喊助威中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更令人称道的是赛事背后的 “造血” 功能。后溪村通过 “体育 + 集市” 模式,带动周边餐饮、住宿等消费,初步统计每晚集市交易额超 2 万元,“夜经济” 成为村民增收新亮点。莲上镇则将比赛奖品与本土文创结合,冠军队伍获得的潮汕手钩花作品《匠心在 “线” 好运连 “莲”》,既承载着乡土记忆,又通过网络传播成为新晋 “网红”。
正如深圳对口帮扶工作队负责人所言:“我们希望通过‘村 BA’这种接地气的形式,让村民在运动中增强体质、收获快乐,更以赛事为纽带,把乡村打造成充满活力的嘉年华,让文体赋能真正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夜幕下的篮球场,球员们的汗水仍在挥洒,集市的灯火依旧通明,一幅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的和美乡村画卷,正在潮汕大地上徐徐展开。
相关搜索: